第(1/3)页 此消彼长,第4军团居然神奇的掌握了战场优势。 正如靶场的那位厨子所言,他们这些生意人手稳的很,眼睛毒的很。两三支枪瞄准一个目标,60丈外射击精度高的惊人。 而这个距离,清军的弓箭又很难够得着。 这时候, 李郁敏锐的嗅到了战机已成熟: “杨遇春何在?” “下官在。” “率领甲士营,攻下清军营垒。” “遵命。” …… 马钢的厂区内,设有一处拥有4处水力锤锻机械的甲胄制造车间。 吴军甲士的制式盔甲风格是中西结合,在防御性和灵活性之间取了个中间值。 最精华的部分是由一整块略带弧形的薄钢板打造而成的月匈甲背心,还有从肩部到手肘的半圆弧薄钢板。 边缘有孔,方便以皮革捆绑固定。 没有全盘参考欧洲骑士那种全身360度无死角防御的板甲,是因为行动不便,视野不便。 吴军甲士皆手持长枪,副武器为一柄悬在腰侧的破甲刀。定位于步战! 杨遇春率数百名甲士快步冲锋的场景颇为壮观。 清军弓箭手躲在工事后不敢露头,只是快速抛射。一蓬蓬的箭矢腾空而起,力道耗尽后在重力作用下完成了抛物线运动。 叮叮当当。 甲士营低头猛冲,任凭箭矢落下。 大部分人是幸运的,极少数人依旧被角度刁钻的箭矢射中,惨叫倒地。 …… 李郁在千里镜中冷静的望着。 苗有林低声问道: “王爷,马钢送来的头盔形制为何如此古怪?” “哦!猪面盔、巴布塔盔,诺曼盔,飞碟盔,都是本王的设计,想在战场上测试一下比较优劣。你怎么看?” 苗有林恭敬的答道: “若是下官上阵厮杀,会选择巴布塔盔。” 李郁笑笑: “是啊,此盔防御全面,还不影响视线。” “下官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估计造价不菲?” “嗯,你想到这一点是极好的。作为军团总指挥,你有必要多了解一些作战以外的事。” 此时, 原本的壕沟被盾车填平,士兵将木板扔在上面踩着越过。 杨遇春已经冲上了清军营垒,他所佩戴的就是一款巴布塔盔,挥舞着一柄大刀,勇猛不可挡。 仅仅一炷香的功夫,清军军旗就倒下了。 …… 李郁赞道: “杨遇春,真勇将也。” 众人虽点头,心中却是颇为不爽的。 尤其是火枪营一众军官心想,你盔甲再严密,大刀舞的再好,挨上我几枪试试? 当然仅仅是想想,不敢说出口的。 李郁在军中的威望很高。 半个时辰后照例是打扫战场、记录功劳。 第4军团的火枪兵们围着文书讨价还价据理力争,这可是关系到赏银的大事,锱铢必较。这個过程持续到了晚上,双方才达成共识。 清点伤亡, 第4军团阵亡21人,受伤35人。 第3军团甲士营阵亡14人,受伤72人,轻伤为主。 消耗火器弹药就不提了。 …… 守卫营垒的清军死亡400余人,俘虏600余人。 将官被杨遇春一刀砍成了两截,十分血腥,浑身上下像从血里捞出来的。 他走到哪里,所有士兵都敬畏的望着他。 军中崇尚勇士。即使是热兵器时代,士兵们对于擅长冷兵器搏杀的狠人也存有莫名的敬意。 帐内的案上, 巴布塔盔、诺曼盔、猪面盔、飞碟盔依次摆着。 李郁询问在场的所有军官: “都说说吧?” 甘长胜从一个火枪营军官的立场出发,说道: “若是守卫城堡,我会选择猪面盔。若是野战列队射击,我就选择飞碟盔。” 其余的火枪营军官纷纷赞同他的说法。 猪面盔,形状顾名思义,像猪头。面罩和头盔之间没有一丝缝隙,全防护。 面罩上有许多的小圆孔方便呼吸,类似漏勺? 眼睛部位是一条缝,仅提供最低视野要求。 穿越之前,李郁曾经欣赏过一次中世纪全甲搏杀赛,对这玩意印象深刻。 甘长胜见得到了同僚支持,继续讲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