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报,梧州府城失陷。” “吴军兵力几何?走的哪条进军路线?” “西江结冰了,广东吴军踩着冰层一直杀到了梧州城,规模大约一两千人。” 陆廷升一脸震惊,展开地图。 随即脸色大变, 意识到这鬼天气居然成了吴军的帮凶。 西江,发源于云南,流经贵州、广西、广东,最终在珠江口入海。 论长度,仅次于长江黄河。 论航运便利,仅次于长江。 …… 陆廷升突然反问道: “不对啊,他们怎么走的冰层?冰面那么滑溜~” “马拉爬犁!” 驻广东的吴军第5军团校尉苗有林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果断抓住了战机。 以骡马牵引大批爬犁,运输士兵。 肇庆府——梧州城。 由于冰层摩擦系数低,运输变的格外轻松,速度飞快。 相当于18世纪的高速路。 身穿厚大衣、脚踩皮毛靴的吴军先锋好似神兵天降,抵达梧州城下。 然后展开炮火压制,奋勇登城。 梧州守军目瞪口呆,猝不及防,不到半个时辰全线溃败。 第5军团顺利进驻梧州。 爬犁立大功。 …… 屋内一片寂静,都没想到吴军脑洞如此之大。 陆廷升感慨: “素闻吴军进兵擅利用水路航运,如此利用河道,倒是出乎本官意料。 他快速撰写书信完毕,交给来人。 “回去告诉陆廷武,让他务必守住藤县,本官会调动援兵支援。对了,你们一定要想办法挖开冰层。” “明白。” 斥候干脆利落,收好书信走人。 从梧州府出发,顺着西江上溯,依次是藤县、桂平、来宾三座城池。 如果挡不住吴军的爬犁,广西腹心就会被人击穿。 后果很恐怖。 陆廷升思索片刻,一拍桌子: “来人。” “传令浔州、平乐、柳州三府,一起出兵。” …… 陆廷武麾下的桂军正在梧州和藤县之间,奋力刨冰。 火药有限,舍不得爆破。 江面冰层过于厚实,一群汉子举着大锤铁纤努力了半天,效果甚微。 于是改火烧。 架起篝火将冰层烧至融化坍塌。 岸边, 陆廷武望着逐渐坍塌的冰层,扭头说道: “小白,你说以后这仗该怎么打?” 白健仁望着远处的大山,低声说道: “老样子,末将带人翻山越岭截他们粮道。” “能行吗?” “现在肯定不行,不过如果吴军深入广西腹心,末将就有机会了。” 陆廷武琢磨了半晌,轻轻点了点头。 …… 俩人商量了好久,觉得吴军所仗无非航运。 只要让吴军没法利用水系运兵运粮,陆上还是能打打的。 原因很简单——广西多山。 进了山, 本地人有100种办法对付敌人。 但现在, 首先得祈祷气温不再下降,冰雪尽快消融。 否则桂军就得每天出动大批人手,在西江烧融冰层,累成狗。 …… 好在攻陷梧州府的吴军就此按兵不动。 忙着补给物资,巩固城防。 1名中尉站在梧州城墙,望着南边结冰的西江江面上,马拉爬犁穿梭不停。 “大人,为何不抓住机会,一口气打到柳州府来宾县。” “不行,苗校尉有令。据守梧州,不得擅自进攻。” “是。” 中尉裹紧军大衣,放下御寒帽的两片耳朵,走下城墙走上冰面征用了一架爬犁巡视周围。 他在下游2里处发现了沉船。 透过冰层,隐约看到了桅杆。 桂军早就堵塞了西江航道。 这就意味着吴军想在开春后利用战船从水路进攻广西的战略设想,很难实现。 …… 军报传到肇庆,之后又传到广州。 苗有林的批示很快就来了。 “梧州当为我军进攻广西的前哨站。” “航道疏浚困难,桂东山势险峻。你部当坚守梧州,确保物资弹药充足,做好孤军坚守的打算。” “梧州百姓愿意离城者,一概不予阻拦。但不可带走粮食牲畜布匹。” “另,桂东山势复杂,植被茂密。如非不得已,尽量不要进山。” 中尉看完沉默不语。 他在浙南挖过矿,知道进山的危险。 校尉大人是贵州人,对进山更加不陌生。 如果说吴军在平原作战优势是100点的话,进入陌生山区作战就只剩下20点了。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