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笑死我了,不过,还要两个月呢,才能种出来!” “是啊,等着呗,总是有机会的!” “没错,没错,俺也觉得是!” “话说,吴王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你们去学习了吗?” “学了学了,我都报名成为记名弟子了!” “同窗啊,我也是!” “吴王有教无类,发明思想,让孔颖达传播,什么人都可以学习!” “咱们也要知行合一啊!” 不知不觉。 孔颖达在长安城内已经替李恪收了八千弟子,而且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 其中还有不少学子闻风而来,前来拜入李恪门下。 几乎长安城各处,全部都在讲着李恪的知行合一的理念。 .... 时间流逝,速度极快。 一下子。 半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这半个月之中。 孔颖达狂收弟子,连早朝都不上了,每日就固定一个时辰在三皇子的店铺,讲述李恪的理念。 然后再安排弟子在各处开始讲解李恪的理念,那叫一个积极的不行。 并且。 孔颖达在和珅的指导之下,更是发现了新大陆。 李恪座下弟子都分出了等级。 记名弟子,入门弟子,正式弟子,亲传弟子。 总共四个等级。 此刻。 所有人都是记名弟子。 凡是能够传播思想,感化一千名人拜入吴王门下的,可以成为入门弟子。 而感化一万人的,可成为正式弟子! 成为正式弟子,便可面见吴王,听从吴王讲道,有机会还能当官! 最重要的是,能够当官。 这一下子,激起了无数人的野心。 一批批的弟子开始不断的投入门下,在长安城各处讲解理念。 有聪明的人,二话不说,直接就离开长安城,开始在各地讲解理念。 半个月的时间。 一下子就出现了五名入门弟子! 再加上孔颖达自己收的弟子,可以说,李恪的信徒至少已经是一万多人了。 而且这人数还在不断的扩张。 长安城的资源很少,几乎百姓们全部都是认同李恪的思想。 反而各地的百姓还没被拉拢,故此,大批的人都跑去各地宣扬思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