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淑兰和王昌第二日一大早就去了安和县。 赶到安和县,打听到买方子的那家酒楼,可人家死活不说卖方子的是何人,现在在哪? 即使王昌出了高价,那人也和锯了嘴的葫芦似的,就是不开口。 无奈,只得放弃。 王淑兰眼珠一转,“王管事,要不咱们去街上问一问?到人多的地方去,说不定还能打听出来些什么。” 王昌想了想,确实无他法了。 唉,这是他当差以来,运气最差的一次。 要不是主子把他叫到书房,特意叮嘱,最近做事要低调,他怕是早就把人打得满地找牙了。 王淑兰心虚的看着满脸不高兴的王昌,很是卖力地在街上发挥着自己的特长。 在她的三寸不烂之舌的攻势下,总算是打听到了些眉目。 一个客栈的掌柜,告诉王淑兰,“你打听的这人,我倒是有些印象。 他刚来安和县的时候,就住在我这里。 要不是因为我这客栈人多热闹,那人的方子怕是没有那么快卖掉。” 王淑兰紧张地问道,“那他人哪?” 客栈掌柜仔细想了想,“说是回家了,要陪着家人过年。” 王淑兰的心犹如掉进了冰窟窿拔凉拔凉的,她的命怎么就那么苦呢,怎么干什么事,都赶不上热乎的。 她张了张嘴,“掌柜的,你可知这人的家在哪里吗?” “容我想想!” 客栈掌柜想了半天,没有想出来。 跑堂的小伙计在一旁听着他们的话,见自家掌柜想了那么长时间,在一旁着急得不得了。 “掌柜的,那人说他来自顺和县叶家村。” “噢,对,是叶家村。 说是什么叶家老三,什么举人的三叔。 这人啊,说实话,真让人闹不懂,自家侄子都是举人了,干嘛还出来挣银子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一个方子卖了五百两银子,可也不是小数目啊! 唉,谁让咱们没有个举人侄子呢! 唉,活该咱们不挣银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