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货票兑换银两这件事儿,一共持续了三天。 直到第三天下午,才渐渐没人来了。 在这三天时间里,京中参奏殷霄年的奏本,如雪花般飞向避暑行宫。 但皇上对这些奏本却一直留中不发,惹得朝野议论纷纷。 为此殷霄臻已经关起门来发过好几次脾气了。 他这边能动员的人手都已经用上了,还想找人继续发力,就不得不把主意打到陶家和晏家身上了。 晏初锦那边自然好说。 他只提了一句,晏初锦立刻就写信叫人送回了宣平侯府。 但是想说服陶佩宜这边,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殷霄臻绞尽脑汁想了半天,先叫人去池塘中采了一把含苞待放的莲花回来,插在一个青瓷小缸中,叫人搬着去见陶佩宜。 “佩宜,听说你这几日因为害喜不太舒服,我特意去给你采了莲花。 “太医说荷花的香气清新怡人,能够缓解不适,有助睡眠,希望能让你舒服点儿。” 若是以前,殷霄臻这样做,陶佩宜早就感动不已。 可眼下,陶佩宜脑海中就只浮现出一句话。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多谢爷还惦记着我。”陶佩宜说着,示意下人将装着荷花的水缸放在窗边的桌子上。 殷霄臻见状一愣,问:“放在你床头这里是不是更好一些?” 陶佩宜才不想把这玩意儿搁在身边碍眼呢! 但是又不便直说,只道:“放在窗边,只要又风进来,就会送来徐徐清香。 “而且放在那边,也更方便我欣赏爷采的荷花,岂不是一举两得。” 听得陶佩宜这么说,殷霄臻立刻就释然了。 他就知道,陶佩宜那么爱他。 他都主动示好了,她怎么可能会不感动呢! 但是殷霄臻也没好意思立刻说自己来此的目的。 按照他以前的经验,只要他表现出有心事的模样,陶佩宜都会很快发现,然后主动询问。 但是这次也不知怎么了,陶佩宜非但一直没有察觉,反倒还一直跟他说些给孩子做衣服做鞋子的闲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