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英灵殿前-《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


    第(2/3)页

    董朝莆代表着夜不收。

    洪承畴代表着第三军。

    袁崇焕代表着第四军。

    赵率教代表着第一军。

    越往后代表战事越是激烈,越往后他们手中的帛布也越来越厚,到了老将军赵率教的时候,帛布几乎堆满了朱存枢面前的长桌。

    原本空荡荡的英灵殿大礼堂,仅仅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被灵位占满了一大面墙面,每一个逝者的灵位也不过只有一寸宽而已,两寸长而已。

    一坛骨灰、三十个龙银,以及一张军部盖章的文书。

    这就是崇祯二年每一个战士死战之后的全部所得。

    也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痕迹。

    骨灰需要专人护送回牺牲将士的家中安葬,龙银也需要发放给战士的亲属。至于证书,一式两份,一份送给家属,另外一份会在县衙中存档。

    按照崇祯二年新颁布的律法,在牺牲将士名下的田产,十五年可以不交税,兄弟子女可以优先入大明正军和皇家学院。

    读完这一万二千多姓名之后,朱由检在朱存枢的带领下,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接下来所有的祭拜仪式。即使朱由检无比讨厌王朝中所有的繁琐的形式化的驿丞,可是今天,面对着这一套礼仪,他做的不厌其烦。一丝不苟。

    所有的将军们在大殿之上束手而立。

    充当英灵殿指挥官的朱存枢,已经在高台之上站立了四个时辰,但是他的声音依然中正平和,让每一个将士的名字清晰的飘荡在松柏之间。

    同样的,站立在英灵殿大门两侧的孙承宗和韩鑛,他们双手抱在胸前,脸上带着端庄和煦的笑容,注视着眼前空空的走廊,仿佛注视着即将要出征的士兵一般。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孔尚乾并没有上殿,他带领着上千名的士子和已经考上了县学的学子们,坐在大殿之外的松柏林中。

    随着大殿里面一声声的钟声响起来的时候,这上千名的士子开始齐声朗诵文天祥的遗篇。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