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明从崇祯三年元月起,设置国相一职。” 声音不大,却是引起了整个大殿众人的惊讶。 “大明所有政务,一体之下,全部由国相处置。内阁七人为付国相,决策由国相做出,经过内阁商议后,用印实施。大明首位国相,朕以为现内个首辅韩鑛为妥。” 朱由检想清楚了,也就不再犹豫,直接一股脑全部说了出来。 韩鑛的神情是空白的,脑袋是混乱的,他连推辞的话都没有说出来,直接呆滞在了现场。 温体仁、周延儒的神情是羡慕的,眼中散发着吾应取而代之的向往。 徐光启的一脸的不可思议和赞扬的神情,好像对皇帝的做法给予了最大的认可。 其余的将军们却是一脸的茫然,似乎还在思考着这件事对于军方的影响和意义。 “陛下……” 终于,韩鑛清醒过来了,他连忙匍匐着出来,大礼参拜在朱由检的面前。 “作为国相,按照礼节参拜就好。不应因事废礼,更不能因情增加礼节。国相可是清楚?” “陛下,如此重任,臣……” 按照大明朝的惯例,韩鑛开始推辞。 “国相先坐,朕还有些安排没有说完。内阁变成总理行政衙门。” 朱由检不想等了,他几次三番的要求内阁拿出总理行政衙门的安排,但是无非就是在大明原有的官制上做了一些小的修改而已。 大明现在能用的官员太少,要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改,朱由检相信,这些原有的官僚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所有的新官员和新制度污染到原来的酱缸一样。 劣币驱除良币,将那些学院里面培养出来的人才毁掉。 朱由检手中又没有那么多的傀儡珠子好用。 “总理行政衙门以下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尚书之下为左右侍郎,根据功能,再细分为司、处。” 在朱由检的心目中,丢掉了原先大量的不知所谓的大学士等名誉职位,一下子就能将朝廷的中枢减省很多的冗员。 大家都在思考,朱由检继续自己的意见: “地方官员以省县两级,府县同级,有府者无县,京师等同于省。省以巡抚为最高,县府以知府为最高。这些官职之下,同样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为辅助衙门,为中央六部与地方长官共同管理。这些变化明年只在北直隶和山东、河南实施。” “鸿胪寺将太常、太仆合并,主管外国使节、国内祭祀、大庆、大葬等事宜。” “以上这些全部归总理行政衙门国相管辖,各位,可还有什么意见?” 军方、科学院、锦衣卫和东厂自然是没有意见,大家都知道,皇帝还是给自己保留了最大的军权。 这时候只有都察院曹于汴站了出来,问道: “陛下,刚才尚未提到都察院事宜,不知我皇对于都察院做何种计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