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曙光科研基金-《玄幻必须死》


    第(2/3)页

    不过,只要有心,总有机会的,李和也好,其他人也好,从来就没有想过垄断名额,去源源不断的获得力量。

    李和陷入沉思,而后,他皱眉问道:“目前的关键在于,这些超越时代的科技成果,帝国是不允许展现出来的吧?”

    抽奖。

    反正钱是组织的,跟他没啥关系,不过,他知道组织每年的收入是海量的,但每年投出去的钱,更要夸张一些,钱如流水都小看了,不如说是滚滚长江东逝水。

    曙光城那么多家研究所。

    但。

    如今。

    因为,钱总有人可以替换,但这份信任,这个位置,只有李和能去做,这才是无法绕开的东西,可以理所当然占据更多利益的依仗。

    然后,游客到曙光城需要签证了,签证时间一律为14天。

    是的,跟帝国的交易,跟周瑞的交易,涉及更深层次的科研成果交流,没有人比李和更值得周瑞和革命军去信任了……

    曙光城就这么多人,大家天天看书,也会审美疲劳的很,想要在100本连载作品中脱颖而出,即便身后有团队支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且,又不是所有书都是十万字的。

    “那么,你觉得该怎么处理,才是最好的?”

    任侠笑道:“没错。如果做得过火了,就会受到帝国的全面镇压,不过,如今是周瑞当政,他应该是需要一部分技术快速应用到各个领域的。”

    任侠都提点到这个份上了,李和还不知道,那就可以抹脖子了。

    民生科技协会在统筹的同时,是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的,对于设备的更新,大型先进设备的牵头购置,都是要出面的。

    高级联赛没有参赛禁制,也没有力量限制,名额是10个。

    “通过五期抽奖分开发放,每期总销售额是60亿左右,五期就是300亿,每年大概也能提供15000亿的收入,可这部分投入到曙光科研基金中。”

    更别说此次受《至圣先师》的饱和宣发影响,其他作品的成绩都有被压制。

    仅按亿册计算,刨除成本,至少有900亿的收入。

    “至少要二十万亿才行。”

    所以,李和可以从周瑞那里取得一个技术名单,而这个名单,将是他将民生科技协会并入曙光科研基因,并获得科研主导权的依仗。

    “以前,只有民生科技协会可以共享所有科研成果。”

    外面的势力可以组织人员到曙光城旅游,以此来加大读者基数,但,很快404机关就跟曙光城约谈了,游客数量最多只允许三百万人。

    “曙光科研基金是我们双方共同负责的,也是为学园区服务的。”

    破局的关键,是在于周瑞,是在于部分技术的公示,这就代表着巨大的利益,因为技术的替换,直接导致相关行业的兴衰。

    李和复活了,而且暂时无事,在城里闲逛,朱宝玉就拉他去喝咖啡了,咖啡店还是郭维开的,不过那个老小子在警局工作,这里暂且就教给孟青枝负责了。

    “如今,你们也想。”

    这些大势上的力量,远比计较于资金的数字来说,更为重要一些。

    当然。

    可以说。

    “要不,还是跟我们盟主谈一谈吧。”

    “张冰倒是闻弦而知雅意,在我们没有抗拒的时候,迈了一大步,将东西先抓住了,但很显然,张冰没有能力去消化。”

    另外,无禁者联盟还有民生科技协会这个吸金利器,每年至少能够给无禁者联盟提供两万亿的收入,杂七杂八的其他加起来,无禁者联盟每年的收入不低于八万亿。

    别看即便是无禁者联盟,要连载一次,都要等上20个星期,差不多小半年了。

    李和吐槽道,倒也没有什么酸和埋怨,毕竟曙光城能够保持幻想特权,根源是任侠,是无禁者联盟这个庞然大物。

    “别说你们现在经济不太好,就是我们也扛不住啊,那些科研所不能再拖了。”

    “缺钱的话,不如每次抽两个名额卖出去如何?我们无禁者联盟这次的10个用于拍卖的名额,基本上都卖出了20亿以上的高价。”

    民生科技协会以前能够跟帝国科学院分庭抗礼,可不是光有人才就行了的,这离不开天量的投资,是比帝国财政支持力度更大的投资。

    而技术能否替换,由执政院决定。

    “人扣在这里,肉就在锅里,只要外界能够保持信任,就会继续投钱,而投钱的基础,则是他们要分配到足够的利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