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从弟子到师弟-《奋斗在大明》
第(2/3)页
而吴廷翰连王廷相的名字都很少提。很多想法都是出自自己。即便与前辈有相合的地方,也只会觉得自己的想法,与前辈有暗合的地方,也不会引用前辈先贤的话,来增加自己说法的可信度。
或者在吴廷翰心中,他自己不敢与孔孟并列,却自信不下二程。
当然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
这种自信的气度,开明的态度。而且在思想基础上暗合,让周梦臣对吴廷翰越发佩服,甚至有些后悔。或许他当初如果知道吴廷翰的所在,投贴拜师,他或许会晚几年走进这个时代风云之中。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开局了。
吴廷翰说道:“你还想拜在我门下。”
周梦臣说道:“那是自然。”
吴廷翰说道:“却是不成了。”
周梦臣大吃一惊,立即问道:“先生,可是有什么不合先生之意?”
吴廷翰说道:“不是。”
周梦臣说道:“那是为什么?”
吴廷翰叹息一声,说道:“太好了。我觉得不堪为你之师。你的学问已经自成一体,虽然在有些方面还有所欠缺。但是作为同道中人,互相交流也是应该的,至于拜师,却是不必了。”
周梦臣大吃一惊。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是用力太猛了。
周梦臣也知道自己在吴廷翰哪里学不了什么?最多是了解这个时代儒学内情,与学派之间的斗争。比如他不深入了解。根本不知道,王阳明在学术上,与吴廷翰是死对头。
以至于吴廷翰,任何时候都有大儒风度。但是一提起心学,一提起王阳明与他的徒子徒孙们。就有些有失风度了。
只是他最想要的是,一张王门的入场券,成为大儒圈子里面的人。没有这一张入场券,周梦臣少说要熬十年,才能在这个圈子里面的略微出头。
周梦臣做最后的努力,说道:“先生,你也看出来,我一直是一个人摸索,不得门而入,这些年来虽然有些成就。但疑窦更多,还请先生可怜。”吴廷翰说道:“你实在想拜入王门之下,我是不能作为你的老师。不过,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给你介绍一个老师?”
周梦臣立即说道:“不知道是那位大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