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惊人的前奏-《世宦》


    第(3/3)页

    “就是老黄狗,它是我养的。”徐亨迫切说道。

    问儿将他上下看了几遍,“难怪……所以大公子今日是来报恩?”

    徐亨见时机一到急忙命人打开箱子,拿起一只蝴蝶风筝,“这二百只风筝权当我送给三小姐的谢礼。”

    伙夫们正要着手搬运,问儿指着西府大门:“往那儿搬,三小姐不住这儿。”

    大夫人望着远去的车轱辘,偷偷观察老太太的神色,“二百只风筝可是大手笔,本该属于妙仪的。”

    阮老太太眯眼,“手笔大不大在其次,只要人在心在,胡闹一些可以容忍。有了这二百个玩具她这月也能省下一笔花费,前几日不是因为银钱短缺没有添置黄菊么,去补上吧。”

    大夫人想起运到令阳长公主府的黄菊也能入住自家庭院,喜不自胜忙去安排,迎面撞上立在廊下的阮妙晴和阮道。

    阮妙晴道:“娘真打算动用三姐的钱,就只为了几盆花?”

    大夫人嗔道:“哪是用三小姐的钱,这些银钱你二婶娘拨过来就是花费的,买几盆花摆设怎么了。对了,三小姐这次得了这么多玩具,你们姐弟去西府要一个,这样又能省下一笔开销。”

    阮道睁着大眼:“娘,为何爹做了知府以后咱们活得更穷了?”

    开销从西府那里一点一滴的挤,食单从西府偷偷摸摸地备份,如今连玩儿也要厚着脸皮去伸手,他不喜欢。

    大夫人拍着子女的肩膀:“三小姐的新玩具哪次不是一箱一箱往家里搬,十个库房都不够放的,分你们两个又不会少几两肉。”

    肉自然不会少几两,可生而为人的自尊会压得他们抬不起头。

    阮妙晴和阮道已经到了会察言观色、明辨是非的年纪,这也是个想反抗却不能反抗的年纪。

    两人还是最后劝了母亲一句:“三姐长大了,娘不能再用去年的目光看待她,买花的事娘还是暂且缓一缓,也许过了今天娘会大吃一惊。”

    大夫人一嗤,就凭阮妙菱一个人能让她到吃惊的地步?那真是小看了她。

    阮妙菱每日不参与昏定晨省,不遵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家规,教养出来的丫鬟牙尖嘴利嘴不留情……

    东府仍把她当菩萨供着,就是因为她不惊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