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京兆杜畿-《乱汉国贼》


    第(2/3)页

    这时李儒介绍道:“伯侯乃孝武皇帝时御史大夫长孺公之后,长孺公之子敬侯延年公,乃孝昭皇帝陛下御史大夫,居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也。伯侯亦有经天纬地之才,学富五车,其智计胜儒十倍,实乃麒麟之才也。”

    董卓一听,颇为吃惊。这杜畿是谁他还真不知道,汉末三国时期的武将大多他都耳熟能详,文臣谋士知道的也就那么几个。但是刚才李儒说的这杜畿的祖先杜周和杜延年父子,《史记》、《汉书》皆有记载,他却是知道的。杜周乃汉武帝时期的酷吏,曾为张汤属下,据说后世唐朝的杜甫和杜牧便是他的后人。杜周之子杜延年,因阻止上官桀谋乱有功,封建平侯,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历仕汉昭帝汉宣帝二朝,长期主管朝政,死后谥敬侯。

    当下董卓不假思索道:“不知先生乃敬侯之后,恕卓方才失敬了。方今天下动荡不安,卓有心匡扶社稷,然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先生有此大才,还望助我,救天下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不瞒董公,在下一年前受京兆尹所召,任京兆尹功曹。可惜朝政黑暗,民生凋敝,畿本欲辞官回家。今得知董公招贤纳士欲匡扶社稷,这才前来投奔董公麾下,愿为差遣。”

    董卓一听,不由大喜,这还是个有一官半职的来投靠自己。便道:“如今某家治下安邑县令一职向来空缺,一直由文正兼领,如今伯侯来了,我当奏请朝廷以伯侯为河东长史,领安邑县令。不知伯侯意下如何?”

    杜畿听到董卓要以自己为长史,更是兼领河东郡治安邑县令,不由得大喜,不想自己才刚来投奔,董卓就委以如此重任。当下喜极拜道:“多谢主公,一切但凭主公安排。”

    “伯侯不需多礼,快快请起!”董卓笑着扶起了杜畿,道。

    董卓如今也是颇为高兴,之前还对手下没有贤才投靠而闷闷不乐呢。如今有三公之后来投,想来自己的声望也会因此而提高的,到时候有更多的贤才前来投靠,离自己的目标也就更近一步了。

    ……

    河东郡城外大军校场。

    此刻,董旻和华雄等人都在校场之中演练士卒。

    河东郡乃京畿重地,之前董卓也不敢招募太多兵马,以防朝中那些御史们没事参奏他一本。如今河东的兵马只有一万余,其中三千骑兵还是董卓从西域戍己校尉迁任河东太守的时候从西凉带来的西凉铁骑。其余的都是步兵,毕竟河东不像西凉,马匹那么容易买来。

    虽然董卓最近下令招兵买马,可是年关将至,又有谁会来在这个时候参军呢。

    此刻董卓身着幽森寒光的漆黑铠甲,身披白色虎皮大氅。胯下的西凉汗血宝马,可日行千里,名曰黑麒麟。威猛高大的身躯执剑策马立于大纛之下,仿若一座大山般屹立在那,雄浑而壮阔。

    左侧的董旻全副黑色的披挂,右手按剑跨立在马上。他身为河东都尉,统领河东所有兵马,自然是意气风发。

    董旻左侧的董璜同样甲胄在身,黑袍黑甲,跨在马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