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陈仓山(求收藏,求推荐)-《乱汉国贼》


    第(3/3)页

    “董将军好文采!”姜叙闻言,由衷地赞道。

    这时,卫觊灵光一闪,站起来看着众人,笑着道:“众位,在下有一个提议,咱们各自赋诗一首,以为助兴,大家意下如何?”

    众人纷纷附和,表示同意。

    董卓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微不可察的精光。董卓知道,其实汉末时代并不流行才子佳人在山中聚会宴饮,吟诗作赋之类的娱乐活动,就连二十几年后,才高八斗、风流成性的才子曹植,也不过是在府中和一群文人畅谈宴饮,并未流传出名山游览聚会的佳话。

    至于王羲之《兰亭序》中所描写的什么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少长咸集群贤毕至以及流觞曲水吟诗作赋的场景,那是在曹魏时期,竹林七贤所开创的,说白了就是这些人在官场上不得志,跑到山中聚会,脱离世俗,当一个世外高人。后来在晋朝为名士才子所喜,才发展出兰亭那样的盛会,这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魏晋之风流了。

    众人或是冥思苦想,或是淡定自然,不一会儿,所有人都作好了自己的诗篇,依次吟诵出来。

    在董卓看来,众人的诗篇大同小异,如盖勋、卫觊等人,描写山中美景,董璜姜叙,则是绘画游玩之乐,总之,具是词藻华丽之风。

    自汉朝司马相如以来,诗风开始偏向词藻华丽的方向发展,到后来变得浮夸虚无,建安年间,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曹魏文士开始在曹操的影响下,渐渐地发展出了气魄雄浑、慷慨悲凉的建安文风。

    众人吟诵作罢,只有董卓和那名陈仓老兵未发一言,老兵自然被众人忽略,直接叫嚷着让董卓作诗。

    本来在场的所有人中,只有董卓和带路的老兵最无才学,只是此董卓非彼董卓,自然今非昔比了。

    先前董卓吟出杜甫《望岳》中的名句,这让众人颇为期待。

    见众人叫嚷,董卓也不推辞,走到一块矗立的巨石前,直接拔出腰间虎啸玄铁剑,一剑将巨石的一面劈去,形成一面光滑的石壁,董卓当即持剑在石壁上银钩铁画,连贯自如,一气呵成。

    众人纷纷上前,定睛看去,只见石壁上四十个大字,跃然其上。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

    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

    劲气钟义士,可与共壮图。

    卫觊将石壁上的诗句反复读了数遍,怅然叹道:“主公之才,伯觎佩服。主公此诗,雄浑壮阔,豪气冲天,且又兼之清新自然,当开天下诗风也!”

    盖勋看着董卓此诗,若有所思道:“董将军此诗何题?”

    董卓略微思考一刻后,昂然道:“就叫作‘登陈仓山’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