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展开行动(一)-《金融帝国之宋归》


    第(2/3)页

    现在的朝廷的经济基本上还是延续着前大华朝的路子在走。尽管也不是以农业为主了,但也不是以工业为主。那时候的工业还不发达。只能算是手工业而已。而朝廷的税收也主要是一农业为主,但贸易税也占到了近一半儿的比例。

    要发展工业,刘永面临的难题还是很多的。比如那时候的工业都代表着什么?只有烧瓷,和丝绸吗?当然了这也算是工业,只不过太过单一了而已。

    但在那个时候,出了这两样,真就没有什么可以大批量的生产了。造纸,也算。一些农业用具,也算。

    可刘永要的却是全方位的。从重工业的钢铁,军工,到轻工业的制瓷,丝绸,制药,再到一些食品加工。

    但这些产业要能够顺利的展开,也是有需要一个良性的产业链的。从原材料道加工生产,再到销售,必须要完备。

    海上的贸易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而税收也就慢慢的多起来。世界上其他的国家还很依赖华汉的产品的。

    刘永接到几次奏折都是关于市舶司的税收问题的。当然了,都是积极向上的,税收增加的。

    贸易慢慢的展开,越来越多,税收自然是水涨船高了。这是令刘永感到高兴的。国库里有了钱了,就可以发展工业了。一些产业还是要靠朝廷来带着的。

    农业方面,秋收基本上完事了,看产量,今年就是个丰收年,而且农民们还不用交税负。这对他们的重新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全国的农民没有一个不感激新皇帝的。

    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了,国家也就安定了。

    在刘永统治的一年里,可以算的上是国泰民安了。

    刘永为自己感到自豪。以前他做丞相的时候,也是对国家进行直接的管理。但那时候可不是为所欲为的,因为身后还有个皇帝,身旁还有个掣肘的右丞相。

    而现在不同了,现在他可以肆意妄为了。当然了,这都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的肆意妄为。

    一个人说的算的感觉真是太好了。直到现在,刘永才感觉到了做皇帝好处。但做皇帝也不全是好处,比如日理万机,有时候忙的没时间吃饭。奏折是一摞一摞的,看着都眼晕。

    皇帝又不可能不批阅,但凡递上来的折子都是最为重要的,不然总理大臣那里就可以通过了。

    当然了,皇帝累的地方还不止这些。还有好多,比如后宫。美女太多了,怎么能不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