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辩论-《隋唐大主宰》
第(2/3)页
王通要说话,李向接着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没有他们的辛苦,朝廷也还是散沙一盘的,先生认为如何?”
另一个老头子站了起来,先是给李向施了一礼,偷眼看了一下李向的表情,见他现在没有多么生气了,这才道:“都尉说的这话虽是对的,但前提是要有士的管理啊,没有管理,他们照样是不行的。”
曲先生再次站起身辩道:“照先生这样说,那远古洪荒年代,三皇五帝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士来管理,为什么从那时起就有了农工商呢?”
李向对曲先生还真是越看越喜欢,这个人真有意思,每次都是在关键时候站出来发声,叫三个老学究如鲠在喉的不舒服。他对曲先生笑笑,又转头看看说话的那个老头子。
老头子一下子被噎住了,有些木讷,王通想要张嘴,但一时间又找不到好的证据来反驳,最后只好闭了嘴在那里生气。
李向这才道:“曲先生说的好,稳富活正是农工商对国家,对朝廷的作用。”
他走到窗前,用手指指外边的青山绿水,不无感慨的说道:“这是多么好的一片江山啊,我们的先祖用他们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为我们这些后代儿孙留下了这片富饶的土地,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将他们守护下去。”
“稳,正说明了农民不可或缺的地位。历朝历代都重视引进或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改进农具,兴修水利,编著农书,这就是很好的例子。只有大多数农民过好了,朝廷才能实现长治久安的目的。”
李向开始说出了他的观点:“富,是说作工的百姓也是重要的一群人,他们给朝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小到座椅板凳,大道亭台楼阁,再到衣食住行、修桥补路,哪里没有他们的成果,难道这些还不能说明他们的重要性吗?”
“再说商人,人人都说商人重利,确实,商人这个群体本身就是这样,但这能说明什么?没有商人,别说朝廷了,就是再做的众位能有吃穿用度的东西吗?不通过他们交易,我们会有吃的,穿的吗?没有他们朝廷会有大量的钱财来建设地方、征讨外族吗?他们活跃在各个行业中,用他们的头脑,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多少生机和活力,你们难道没有感受到吗?”
李向回转身看着几人,饶有兴趣的笑道:“不知小子说的,几位老先生是否认同呢?如果认同的话,那就不要将士农工商生生的割裂开来,他们一直都是一个整体,是地位一样的人。”
听完李向说的,无忧眼神中闪闪发光,她早就知道李向的本事了,但还是被他这些话打动了,这是个多么神奇的人啊,他脑中到底有多少新奇的东西啊。在这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他竟能发出这样铿锵有力的声音,打内心里无忧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长孙无忌和魏征也同样对李向惊为天人,一再创造奇迹的李向再次将他们的认知改变了。不是没有人知道这样的道理,只是没有人敢于站出来说这些话。现在的李向在他们的眼中,如同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一般,无所畏惧。
倒是曲先生一如既往的激动,听完李向说的便使劲儿的叫好,已经忘记了自己现在还是一个病号儿,没叫两句又剧烈咳嗽起来。
三个老先生胡子一翘一翘的,有些不忿,但又无从张口,最后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向得意的笑容。王通只好叹口气道:“都尉言语犀利,老朽佩服了。但老朽不知这和咱们今日要辩论的事情有何关联。”
另外两人一听,好像马上找到了底气,也跟着道:“是啊,咱们今日要说的可是学院教授什么书籍的事情,都尉顾左右而言他了。”
李向呵呵一笑道:“有关系的,很大的关系。”他大步走到沙发前道:“既然士农工商都是朝廷的柱式,那为什么朝廷的学院中只能教授关于士的东西,而忽略了农工商的内容呢?”
李向从桌上拿起一套魏征给准备好的教材,指指道:“小子斗胆编写了这部教材,就是看到了眼下学院中这方面的不足,便要求学生们都要学习这些农工商的东西,待学而有成后,也好为朝廷做更多的贡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