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足足冷场了一分钟,最先跳出来的还是监察御史王鸿达,老头子颤巍巍出班一头跪伏在地,昂声高喊到:“陛下,闽王大溃,丢民失地,理应治罪!” 这一句话,立马引起了轩然大波。 “陛下,朝廷法度不可废,闽王失地,理应治罪,削爵,召回!” “是啊陛下,国法不可废!” 一大群世家群臣,甚至于关陇世家都集体对着李捷开起炮来,气势汹汹的模样就好比李捷犯了十恶不赦大罪一般,嘈嘈嚷嚷恨不得李捷在场直接啃了他。 没等他们嚷完,太子李治立马大哭着抢了出来跪伏在地:“父皇在上,九哥虽然有错,但九哥才到闽地不久,闽地官员跋扈之名久尔,九哥不能掌控,出此大祸,九哥罪名也应不大,还望父皇宽恕!” 毕竟是太子,这段时间******也积累了不少,呼啦啦一大票红袍大臣跪倒在地,声势倒也不比讨伐李捷的差多少,文臣自己咬成了一团,武将们居然也不甘示弱,程知节那厮第一个吹嘘起来要他去如何如何,然后就是不服气的薛万彻李道宗,一时间朝堂文武乱成了一团。 不过,事情总是两面看,帮李捷说话的不见得是好意,讨伐他的也不见得是敌人,一大群讨伐李捷的多时棉纺织行会成员,如今他们可是尝到了没有制约内耗的苦头,大唐关中本位,就算贬爵成了郡王,回了长安也是好事,只有李捷有足够威望镇住整个行会。 相反,可直到自己这个有能力的哥哥对自己有多愤怒,李治宁愿棉纺织行会烂在自己手里,也决计不会把他它还给李捷,自然不希望他回来了。 唯一的问题,三堆人打起了罗圈架,一个令李世民满意的答案没有,脸色越来越黑,终于,李世民暴怒的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够了!” 对着突然鸦雀无声的群臣,李世民简直毫无皇帝形象的蹦起来挥着袖子乱嚷着:“朕如今要知道该如何应对,不是追究何人责任?什么事都要等平叛后再说!现在给朕拿出个章程来,从何处派援军去闽地!”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在朝堂上,这一回,每一个敢乱说的。 和三天两头哭诉的辽王李泰不同,李捷是什么样狠人就算文臣也没有不清楚的,驻骅山一战那么危机的血战都让他咬牙撑下来了,如今闽地告急,只能说是危及到了一定程度,不然闽王也不会多事。 偏偏,江南空虚,偌大一个大唐帝国,重兵基本上不是布置在关中,就是分散在五原,云中道,辽东,乃至安西偌大的边境线上,因为历史原因,不论是江南道还是岭南道都空虚无比,帝国如此布置也是有原因的,毕竟超过七成大唐居民全都生活在北地关中。 哪怕历史上,大唐在南方都没什么突出表现,甚至还有被南诏打到成都的难堪,闽王李捷的五原军还是贞观朝唯一一次向南方派兵,附近真没有足够的兵力可用。 朝廷八层需要从北地调兵,谁说话,可能就被发配到那蛮荒边地之处,谁愿意去啊?面面相觑中,偌大的朝堂竟然没一个人说话。 眼看着李世民脸色越来越黑,最后还是长孙无忌咬了咬牙站出来出列朝班,举着笏板站了出来,弯腰拱手启奏道:“启禀陛下,如今当务之急是救援闽南,闽地若乱,扬州无险可守,蛮夷叛军甚至可以一路打到建邺,震动整个南部边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