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虚惊一场-《大唐远征军》


    第(2/3)页

    令李捷尴尬的是,自己叫嚷了半天那个刺客跟木头一样一句话憋不出,狄仁杰审问几句,这个阿拉伯人白小子就跟竹筒倒豆子一般叽里呱啦说了起来,原因很简单,狄仁杰问话用的是阿拉伯语。

    这可不是十万个冷笑话里头全宇宙都说中国话的时代,大闽地域广阔,统治民族众多,语言更是五‘花’八‘门’,不过一般时候都是别的民族迁就唐人,由大闽官方不断推行《唐韵》,见惯了一口流利关中腔调的外国友人,以至于李捷都忘了这一茬。

    而且与李捷臆想中不同,狄仁杰也不是像电影里的县官那样反复问,不招供就棍子******,询问了几句后又命令仵作将凶器呈递了上来,拿着黝黑的首与两个副审官研究了会,就把令箭扔了出去。

    水火衙役如狼似虎的冲出衙‘门’,可算给李捷点熟悉的感觉,大约又是一盏茶的功夫,一个又黑又粗,还袒‘露’着上身‘露’出满是黑‘毛’‘胸’脯的‘波’斯人铁匠,几个店铺伙计,还有裁缝店裁缝,甚至两个巡城御史司官员都被找了来,跪伏在堂下由狄仁杰一一发问。

    李捷听的云山雾绕中,问了不到五分钟,狄仁杰又是黑着脸扔出了令牌,这一回,他的语气中则带了几分杀意。

    又是一盏茶的功夫,另一个身宽体胖的唐人却是被衙役提了上来,刚一进大唐就‘腿’脚发软的瘫倒在地,磕头连连,而且没等狄仁杰发问,就已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供述出来。

    到这儿,狄仁杰方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命师爷提笔写了份状子让堂下众人签字画押,然后捧着状子又是到了大堂后李捷的案桌行礼缴令。

    “回禀陛下,臣已审讯清楚,请陛下决断!”

    就算鞠着躬,言语间狄仁杰主场的傲气依旧十足,甚至还有点傲慢自矜,也难怪,狄仁杰可是个刑名牛人,没归附李捷前由阎立本举荐担任并州法曹,一年内决十七年积压之案,涉案人员一万七千名,还不乏世家大族,审讯之后无一人喊冤不服的,李捷审讯这么个在他眼里芝麻粒大小的案子还对他这么不信任,难怪狄公这般不耐了。

    拿起了状子匆匆看了一遍,李捷也是松了口气,让后世****大叔吓‘毛’了,这事儿还真和宿敌侯赛因没关系。

    事实上这个时代刺杀与谋害在阿拉伯人眼中还是很卑劣的小人行为,源于第三代哈里发奥斯曼,第四代哈里发阿里都死于刺客之手,阿拉伯人对刺杀很是厌恶,更不会想到派刺客到大闽境内刺杀平民来‘逼’迫大闽。

    虽然是人命大案,但相比较整个帝国还真是件小事,这个阿拉伯人刺客名叫阿齐兹,是城外俘虏营被俘获的叛匪之一,趁着管理不严逃出了俘虏营,却是受人雇佣杀人赚钱。

    刚开始这个阿拉伯人很有“职业‘操’守”说啥也不肯供出买主,不过从他使用的首,穿的斗篷布料,还有调查的俘虏营管理官员哪儿查阅名单,狄仁杰不光把他的身份查了出来,还把他背后的买主给找了出来。

    就是那个胖子,叫郑买臣,也是福州大竞技场角斗士学校的采办商人之一,他背后是与恶来队竞争的刑天队,曾经因为在南天竺他看中的一个朱罗族叛‘乱’头人俘虏被黄道龄抢走而两人结怨,在泰西封时候两人又因为商业竞争而起矛盾,郑买臣这才恶从胆边生,买凶杀了他。

    一场凶杀案虽然恶劣,但也不至于闹得满城风雨,可郑买臣倒霉就倒霉在黄道龄死在哪儿不好,正好死在了李捷面前,神经过敏的闽王下令全城通缉,吓‘尿’了‘裤’子的郑买臣甚至遗都写好了,直接备好棺材等着官军上‘门’。

    眼看着磕头不停的郑买臣还有傻乎乎还跪在地上梗着脖子看的阿拉伯人阿齐兹,李捷还真是哑然失笑的摇了摇头。

    “狄相公,汝说应当如何处置?”

    既然不是自己臆想中侯赛因派来的恐怖分子,李捷便也没想干涉司法,直接又把问题推回给了狄仁杰,倒也当仁不让,狄仁杰思考了一下,又是拱拳回答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