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1章.一事无成-《大唐远征军》


    第(2/3)页

    “诸位卿家请起!”

    …………

    李捷的自信不无道理,虽然对王玄策那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嘴皮子还有王皇后以及外戚王氏的力量并不怀疑,李捷也不可能傻到就带着几百侍卫来唐营,此时,整个大唐军营内到处都奔驰着关宁铁骑,还有来自波斯与阿拉伯的归化唐人用着说不出哪儿方言味道的汉化端着骑枪虎视眈眈将唐军府兵都堵在了各自军营中。

    不是没有府兵不忿的要提刀杀出来,可令人惊奇的是,一贯领着大伙勇猛沙敌的各自都尉,校尉却是出奇的克制,凭着自己的威信,将那些躁动的军士全都劝退回了,鲜有与唐军冲突的。

    所谓的关陇世家,来源于北魏鲜卑人设置的六镇最西端武川阵,最初北魏政权受到来自北方的柔然人严重威胁,不得不在内蒙古到甘肃六盘山一带设置了六镇,屏庇国都平城,六镇最初由鲜卑人为主,随后鲜卑对中原的征服,许多汉地豪酋也不得不融入其中,形成了胡汉融合的奇特文化。

    时北魏迁都洛阳,原本作为防卫国都平城设置,六镇地位一落千丈,从原来的国之肺腑沦落到了带有贬义意思的兵户,镇户,许多六镇氏族不满待遇骤降,足以撕裂整个北朝的六镇起义就在北魏全面爆发。

    六镇之变成就了尔朱荣的崛起,组成关陇世家最重要的人物宇文泰就是受他的命令命随贺拔岳入关中,平定关陇万俟丑奴叛乱,结果武川镇之乱平定后,尔朱家却倒在了高欢之后,不久不服高欢的贺拔岳亦是被杀,整个关中大权都落在了宇文泰手中。

    不过宇文泰手中的贺拔岳残部还有武川阵军事力量对比拥有关东的高欢来说还是太过薄弱,宇文泰也真是一时人物,生生把原本互相隔阂的武川阵与关中世族融合在了一起,创立了八柱国制度这才有了关陇门阀。

    不过关陇门阀创立的本身,就是为了保证关陇士族的利益,一旦统治者不能再满足门阀利益,关陇门阀就会毫不犹如的抛弃他,如宇文氏反汉化,甚至将部将姓氏都改成胡姓,如李渊的祖父李虎就曾叫过大野虎,一系列政策不符合关陇士族利益,迅速被关陇门阀抛弃,转而拥立杨坚,建立了隋朝。

    如今,李治实际上也不再复合关陇士族的利益,大唐从建国开始,实行的政策就是一面继续用关陇士族,一面却用尽方法瓦解这个自己出身的利益集团,如前隋一样,大唐继续推行科举制度,而且比隋朝更加扩大了不少,这虽然是扩大了人才的选拔,不过实行的本意却是压缩关陇士族在朝堂的话语权。

    历史上给关陇门阀最后一击的是武则天,不过那是在长孙无忌死后二十几年,科举制度引得大批关东士人控制朝政,关陇门阀已经四分五裂群龙无首多年的情况下,而这个时空,李治却是在长孙无忌死之前,长安之变后怀着对满朝文武不信任,开始用宦官去挤压关陇世家的生存空间。

    近的有李捷的大军压境,打破了李治文治武功的幻影,远的则是不仅关陇门阀,天下门阀都对李治的宦官当权厌恶已久,借着这股风,王玄策在关中简直如鱼得水,在与欧洲胡虏决战之前,关中已经有许多人倒向了闽唐,决战之后损失惨重的唐军更是让绝大部分门阀世家了局势。

    毕竟,他们是先忠于各自世家,然后才忠于皇帝的!

    这才有了王皇后牵头,在关中来人的劝说下,绝大部分朝臣倒戈的情况,今夜发生之前,李治不知道,可那些军校都尉们却已经知道了!

    拖着李治抢出营帐,就是这么一个寂寥的局面出现在李治面前,跑出了几层帐篷,听着身后追兵响声大起,长孙无忌焦急的把刀塞进了李治手中,大声的叫嚷着:“陛下,朝廷诸公已反!如今只有宰相于志宁还有大将军王孝杰几个还没反,陛下速去王孝杰军中,急返长安!”

    然而眼兵荒马乱的唐营,长孙无忌又是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如果陛下无法与王孝杰将军回合,那,就请陛下自重吧!”一句话说完,长孙无忌回过头去,主动去迎上了追兵。

    可拿着卫士的横刀,营兵荒马乱的局面,已经惊怒到了极点的李治却是茫然无措!层层包围之下,他如何能找得到王孝杰在哪儿?更何况如今这个情况,王孝杰是死是活也说不定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