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三面夹攻-《召唤之三国霸业》
第(2/3)页
号角声渐渐可闻,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巨大。
突然,天地之间冲出一杆大旗,一杆红底黑字的汉字大旗。它就像一柄横亘天地的利剑,破天而出!
紧接着,黑色潮水涌了出来,无数战旗迎风招展,猎猎生威。
紧挨着汉字大旗的是两杆将旗,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即便相隔十数里,旗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领军将军!”
“孙!”
灅水南岸突然陷入了一片死寂之。
东吴将士无不色变气沮,就算最迟钝的人,也不可能不清楚,骤变后,局势变得有多么凶险。
“好一招面夹击!”周瑜停下脚步,眼寒芒闪烁,身上杀气暴涨。
自东而来的敌人他已经很熟悉了,毕竟,这位可是他之前的老主公,闻名天下的江东猛虎孙坚!
以前人们都说大汉有两头猛虎,一头是北方猛虎,一头是江东猛虎。
能够和横扫辽东和大漠的李翊齐名,由此可见孙坚的能力。
也正是因为了解孙坚的能力,所以周瑜来到北方后,才冒着危险先接触孙坚。其实,他心里面早已经肯定,以这位老主公的性格,既然效力了大唐,他就绝不会反叛。所以,周瑜安排人跟孙坚见面,其实就是在使反间计,为的就是让大唐朝廷不再信任孙坚,除去蓟城防务的核心人物。
原本,在孙坚被大唐都察院弹劾,进而失去对蓟城防务的控制后,周瑜以为自己的计策生效了,却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单是突袭的出其不意,并不足以威胁到万东吴子弟的安全,因为随着李翊离开蓟城远征巴蜀,也带走了蓟城防御的绝大部分力量。蓟城如今的防守力量,只有八千御林军,以及部分守备军。
大唐朝廷的信心,应该是来自于顺流而下的那支水军!
东吴军虽然精擅水战,但他们毕竟是远道而来,军没有足够的渡船。而唐军也是严防死守,早早将沿河的商船、渔船收罗一空,逼得东吴军不得不放弃水军之利,造浮桥渡河。
现在看来,对方收缴沿河船只还不仅是要给东吴军添麻烦这么简单,现在这招突袭才是最终目的!
只要毁了浮桥,就如同拦腰一刀,将东吴军斩成尾不能相连的两段。
失去了后援,已经渡河的兵马将会彻底陷入唐军的人海战术之,在围攻被淹没;遭到突袭的后军同样很危险。即便有能力击退来敌,也没办法抽出来增援对岸的袍泽。
这一招既准且狠,正东吴军的要害!
望着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浮桥的船队,周瑜竟是怡然不惧,擎战枪,傲立桥头,威武仿若下凡的天神。
当然,这只是表面的,其实此刻的周瑜,心却是疑惑不已。
“大唐军处的大军师,已经尽数跟随李翊出征蜀汉了,留守蓟城的,虽然有荀彧、田丰这样的前北疆军师,但这些人应该都并不擅长奇谋诡计,徐庶虽然跟随李翊多年,但他擅长的是行军布阵,同样不工于心计。怎么大唐还有如此精于算计的人物呢?”
“是谁?寇准?不,不可能,从刺探到的情报,都说此人寡言少语,是个谨小慎微之人。处理政务的段是有的,但很难想象他会想出如此险恶的计谋。沮授?他要是有这样的智商,也不至于当初差点被袁绍砍了脑袋了。陈群、钟繇等人的情况也跟这二人差不多,也不太可能。李宣?哼,颍川李家出了一个李翊,已经将祖上的福荫用尽了,他若有此干才,还不早早脱颖而出?”
百思不得其解,周瑜也不纠结,反扯过身后披风,冷喝道:“也罢,任他千般算计,我只以力挡之。待取胜之后,再行计较。来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