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枭雄(1)-《鼎革》
第(2/3)页
辛苦道:“百炼钢起码要打三个月吧,灌钢只需要三天就差不多了。”
唐无病点点头,果然和自己掌握的情况差不多,道:“我不要三个月一把的百炼钢刀,只要三天能打一把的宿铁刀。你先打一把样式出来看看。”
辛苦按照唐无病的式样用了三天时间打出了第一把大砍刀,唐无病拎在手里掂量着,这是一把刀刃灌钢的刀,刃口是含碳量较高、硬度较大的钢来制造,坚硬锋利。而刀背主要起支撑作用,要求有比较好的韧性,使刀在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时不致折断,使用含碳量较低、韧性较大的熟铁。
但这不是他想象中的灌钢刀,唐无病眉头一皱,他向辛苦提出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的灌钢锻刀法?辛苦和另外两名铁匠莫名其妙:“叔,只有这个做法啊,咱们祖祖辈辈几百年了都是如此灌钢。”
唐无病心中纳闷,他读过的关于明朝灌钢的史料,明明提到的自明朝中期以后已经有了生铁和熟铁混炼,可以快灌出钢的技术,难道史料中记载的是虚言?
看着唐无病皱着眉头的样子,辛苦问道:“叔,是不是我做错了?”
唐无病把自己在史料上看过的内容说了出来:“……等熟铁吸收了生铁铁水,再反复锻打就可以得到团钢,你们这里没有这样锻出的团钢吗?”
铁匠们彻底抓狂了,秀才郎说的是什么把式啊,“叔,你说的方法,我们是从来没有听说过。”
这会唐无病也是十分纳闷,不断掰着手指的关节,在铁棚里来回走着,苦思不得其解。
辛苦琢磨了一下道:“这道理和刀刃灌钢是相似的,只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如此灌得出钢来。”
突然唐无病一拍大腿,对了!史书上说这种灌钢方法叫“苏钢”,是在南直隶地面明盛行的,尤以芜湖灌钢著名。但这个时代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传播缓慢,就是皇帝的圣旨传到下面的州县也得好几个月,更别提一项复杂的技术;第二,中国古代的技术缺乏系统的研究总结,通常只能手眼相传,一些技术还有着严格的保密原则,所谓传女不传男,传媳不传女是也。说不定已经兴起百年的苏钢技术,至今仍没有克服两地数千里的距离传到陕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