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闲情-《三国之枪神方悦》


    第(2/3)页

    ================================分隔线===============================

    方悦还是首次在会稽城这种充满文化气息的古都的街道上骑马逛街,大感有趣,沿途和潘凤赵云等人指指点点,谈笑风生,好不惬意。

    当方悦一行人路过城西北门的市集时,便目睹各种畜类产品的出售,例如肉、皮、大枣、苹果、鱼虾及其他海鲜等等。另外又有陶、木、铁器、纺织品等手工业制成品,其况之盛。

    这当是平民聚居的郡城区,可以看得出,会稽的商业达,旅运频繁,所以肆上货物,品种繁多。

    虽然到处可见的鲜衣华服,但民风纯朴,且行人多配备兵器,武风之盛,这可以说是方悦充河内那带来的习惯,使得会稽城的居民没有南方人的娇弱,都非常尚武。

    方悦耳目一新,暗忖这才是大都市的规模。

    听李煜介绍现这会稽有户20万,人口不下100万,会稽城每天“市租千金”,人物众盛而居民富足,“巨于长安”,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全国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最令方悦倍感新奇的是,骑马走了不久,居然看到大大小小十多个土地平整的场地,每一块场地的两边都有土制的短墙,短墙上还有土洞,不少人在几块场地上你来我往的激烈争抢一个类圆形的皮革质的东西。

    这不是足球赛吗!?

    方悦高兴极了,来这时代这么多年,终于看见了自己熟悉的的东西,往日仿佛象活过来一样。

    潘凤此时则充分的显示出了在李煜那学的渊博的知识,转头对身后的护卫介绍起蹴鞠的来历,听得这一帮昔日的穷小子悠然神往。

    方悦亦从中知道,其实在西汉时,刘向的《别录》里就说:“蹴鞠,黄帝所造,或云其于战国”,并指出“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

    有“三寸不烂之舌”之称的纵横家张仪初到齐国时,就非常喜欢这种运动,而这齐国都城在那时就盛行“蹴鞠”。

    听着潘凤在那里吐沫横飞的白话,方悦却现这古代足球的特殊之处:参赛两队每队只有1o名队员,且无专职的守门员,最令方悦惊奇的是,双方队员在传球时一直是高来高往,那个皮球很少落地,

    一问潘凤才知,原来这时的球赛有其严谨的规则,在比赛时那个踢的“鞠”不能落地,如果落地那一方就算输一个球。

    这也太难了,方悦心想。

    潘凤却奇怪地问道:“师弟不知道这些规则吗?”

    见到方悦摇头,众人纷纷露出奇怪的表情,仿佛都在说“您也有不知道的事?”弄得方悦哭笑不得,他们是不是把自己当成无所不知的神仙了。

    也无怪潘凤等人奇怪,毕竟在汉朝虽非人人都有资格和能力玩蹴鞠,而且这项运动更多的是运用到军队中,给平日无事可做的士兵泄旺盛的精力用的,但方悦并非是那种几乎无人身自由的平民百姓,又曾经和潘凤一起学艺,怎可能不了解蹴鞠呢?

    哪里知道方悦来到这时代,就一直为自己命运苦闷,一直苦练武艺,那会想潘凤有闲情去看这些杂志书籍?学艺下山就是黄巾之乱,更无人理会什么蹴鞠了。这几年来自己又一直忙得脚打后脑勺,哪有时间去问什么这时代的娱乐节目。

    潘凤对方悦介绍,其实关于蹴鞠本就有专门的书籍进行介绍,潘凤在学艺的时候就有看这时代常见的《汉书》;在其中的《艺文志》中,“兵家技巧类”有《蹴鞠二十五篇》。汉代李尤也曾作《鞠城铭》,记录和描述了当时蹴鞠的形式方法、裁判规则和道德规范。

    当年霍去病出征塞漠,“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踢鞠”。

    “其实各个州郡本来就是‘士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的局面”。潘凤总结说。

    方悦这才知道蹴鞠早就成为这时代军中训练的基本科目,而且已演为社会时尚。

    方悦埋怨潘凤为何当年不叫他一起看这种书籍,岂料潘凤却叫起了撞天屈。

    “我有说过,是你自己认为没有必要看这种书籍,说什么有这功夫还不如多练功,多看军法”

    方悦听得直饶头傻笑不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