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家长告状?不要把你的焦虑传给孩子!(二合一)-《十年寒窗也配和三代人的努力比?》


    第(2/3)页

    “哈哈哈,听到周子程爸爸的描述,我去找了这段视频,简直搞笑!!”

    “不是,笑归笑,咱们得重视起来啊!这背后发出的讯号可不简单,搞不好,林老师教育生涯的滑铁卢要来了!”

    “楼上说的没有错,我猜林老师本来是想送周子程进厂吃吃苦的,结果现在孩子爱上了这份工作,教育意义没有了!”

    “之前我还觉得周子程没有什么存在感,现在看来,他将成为这个节目,最大的黑马啊!”

    “你们看,林老师皱眉了,他也发愁!”

    “……”

    在观众的视角中,林枫眉头微皱,看起来像是为了周子程的事情而烦心。

    但是实际上,林枫皱眉,却和周子程无关。

    “周子程爸爸,我想问一下,你平时有什么休闲娱乐的爱好吗?比如喝茶、听音乐、运动什么的。”

    “啊?!”

    说完了一大堆担忧的周德业,听到这个问题,迷惑的挠了挠脑袋,这和周子程的问题有什么关系?

    但是,林老师这么问,一定是有深意的!

    周德业小心翼翼的回答:

    “休闲嘛,我没事喜欢喝茶,散步……林老师,您问这个干嘛?”

    林枫淡然一笑,道:

    “你喝茶、散步的时候,脑袋里在想什么?”

    周德业想了一下,道:

    “有时候想的很复杂,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想,有时候就放空大脑,什么也不想,算是两个极端吧。”

    林枫顿了一下,又道:

    “是不是脑子很乱的时候,就下意识的想喝喝茶,散散步?在这个过程中,脑子会慢慢的平静下来?”

    周德业点了点头:

    “是的,林老师,你怎么知道?”

    “莫非是有相同的爱好?我这儿正好有些上好的龙井茶,回头给您捎过来。”

    林枫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

    “别别别,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心烦意乱的时候。”

    “当发现自己理不清大脑思路的时候,身体的其他部位,下意识的做一些重复性的动作,有助于大脑恢复平静。”

    “只有大脑平静下来了,才能更好的思考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

    “而让自己的大脑平静,每个人的时间有长有段,做的动作也各不相同。”

    “就像你是喝茶、散步,而周子程是让手动起来。”

    “这两者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你不要想复杂了,什么大脑放空,是封闭自己,是要变傻……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当务之急,是你不要去打扰周子程,不要把你的焦虑传递给他。”

    “知道吗?”

    林枫一番话说完,周德业沉默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对于周子程,确实有些焦虑。

    “林老师,那我就什么都不做?这……能行吗?”

    周德业小心的问道。

    林枫微微一笑,回答道:

    “如果你非要做些什么,才能安心的话,我建议,你每天抽出一个小时,守在直播间,观察周子程这个孩子在做什么。”

    “对于这个孩子的行为,你可以有自己的评判。我想请你拿出纸和笔,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但是,这些个记录,仅仅是你自己看。”

    林枫语重心长的开口道:

    “周子程要理清他的想法,你也要理清自己的想法。”

    “在此期间,你们不要相互打扰。”

    对于林枫来说,他早就已经注意到了,周子程这个孩子,及其固执的看重效率。

    一颗小脑袋瓜,不管什么时候,都在纠结——

    “这事儿有没有用?有多大用?能不能马上用?”

    这种思维的背后,离不开家长常年的高期待和高要求。

    如果家长在孩子成长的初期,就要求孩子事事做好,事事周全,那结果只有一个:

    孩子会在开始做事之前,顾虑颇多、过分考虑得失。

    所以,要帮助周子程找到梦想仅仅是其一。

    本来还想找个时间,和周子程的家长谈谈的。

    现在周子程爸爸电话打了过来,那就不妨点拨几句。

    而周德业听完了林枫的话之后,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之中。

    记录自己的想法?理清自己的想法?

    难道,我们家之中,我也有问题不成?

    直播间的观众们看着两人互动,也露出了思考的表情。

    “林老师好像是在教育家长?”

    “自信点,把好像去掉。”

    “所以,刚刚林老师愁的不是周子程,而是他爸爸。”

    “其实大脑放空,也没有他爸说的那么可怕,就像我们平时,不也会发呆?周子程无非是发呆的时候,手上还在干活。”

    “其实,我心烦的时候,就喜欢收拾屋子,这和周子程在流水线上放空大脑,一个道理。”

    “没错,我们不能笑话周子程,谁还不是这样啊?”

    “倒是林老师对周子程爸爸提出的要求耐人寻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