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发现空白市场!满足农村人群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二合一)-《十年寒窗也配和三代人的努力比?》


    第(2/3)页

    ”不是,我的意思是,为什么要这么麻烦,不能问问主播,他们能不能做吗?”

    “卧槽,好思路!我想要做一套婚服,行不?”

    “是啊,这做成婚服,有特色多了!”

    “加一,就是价格能不能再低一点?办婚礼到处都要用钱,手头紧。”

    “……”

    看着大家在直播间的讨论,张云舒眉头微皱。

    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不过,有一说一,这个布料用来做本土婚礼服饰,真的非常的合适。

    张云舒暗暗的记下了大家的需求。

    这一次直播带货,宾主尽欢,销量再度回归了正常值。

    下播之后,张云舒迫不及待的找到了林枫,问道:

    “林老师,您有没有看到直播间的弹幕?”

    林枫点了点头,笑道:

    “你是说大家要求做本土婚服的要求吗?”

    张云舒点了点头:“是的。”

    林枫沉吟了一会儿,说道:

    “本来做成衣,我们的能力是不足的,因为时尚度和设计我们跟不上。”

    “但是,网友们的要求,做婚服,好像完美的避开了这块短板。”

    张云舒一听就明白了。

    本土的婚服款式变化幅度较小,而且,还可以结合本地特色进行一些改良。

    小批量的生产试错,真的是很好的点子!

    张云舒正想再说点什么,林枫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不过,云舒,我们还是要时时刻刻的记住,我们是服务哪些人群的,把控好成本。”

    张云舒郑重的点了点头:

    “好的,林老师,我知道了。”

    她这边应下,孙薇立马在边上举起了手:

    “云舒姐,我妈妈以前是服装设计师,我耳濡目染,略懂一点,我来担任设计师,怎么样?”

    张云舒感激的看了一眼孙薇,点了点头:

    “好,我们一起开拓新的版图!”

    吴鹏也高高的举起了手:

    “虽然不知道我有什么用,但是带上我一定能派上用场的!”

    三个孩子相视一笑。

    ………………

    张云舒这边带货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周子程窝在工厂中,沉浸式的研究竹编机器。

    周德业想通了之后,还是对他生出了一丝愧疚之心——

    如果不是自己那么的固执,无视孩子的心声,很多争执完全可以避免的。

    基于这种心态,周德业悄悄的给周子程请来了机器制造方面的专家,借王忠强的手,送到了周子程的身边。

    这段时间,周子程就像一块海绵,泡在了水中,如饥似渴的吸收着各类知识。

    也获得了专家郑绍义的欣赏。

    中午吃饭时间,两人端着餐盘坐在了一处。

    “子程,最近教你的东西,感觉你吸收有些费劲了。”

    郑绍义以导师身份自居,实事求是的点评周子程的学习进度。

    听到这话,周子程夹菜的手,微微一顿,有些不安的问道:

    “师傅,您是嫌弃我笨吗?”

    这个问题一出,直播间的观众们皱眉了。

    “有一说一,之前周子程这孩子在流水线上的表现太惊艳了,现在确实有点不够看。”

    “但是,子程这个孩子和‘笨’一定不沾边吧?”

    “这是技术专家,懂的又多又广,嫌弃周子程也正常。”

    “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懂教育的,何况技术专家?说这话也能理解。”

    “呃,明显周子程不能理解,这段时间他已经够努力了,就是跟不上。”

    “是啊,他真的学得非常吃力。”

    “……”

    在观众们的议论声中,郑绍义诧异的看了一眼周子程,道:

    “你怎么会这么想?”

    “啊?”

    周子程挠了挠头,不解道:

    “那您是什么意思?”

    郑绍义也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直截了当的指出了自己看到的问题:

    “子成,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我认为你的悟性是没有问题的。”

    “你之所以学习越来越吃力,完全是因为你基础不好。”

    “很多东西,换个基础好的来,一听就懂了,但是你还得现查资料,进度就非常的慢,也非常的吃力。”

    这话一出,周子程沉默了。

    无话可说!

    以前,他以为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就是早上学到什么,下午就能用。

    后来,渐渐的变成了,要用什么,可以现学,立马学立马用,效率杠杠的。

    但是现在,这种方式却成了自己学习路上的绊脚石——

    师傅讲点什么,自己当场压根儿理解不了,只有记下来,过后赶紧补……

    学习效率越来越慢,效果越来越差!

    嘴里的饭一下子不香了。

    郑绍义看着周子程神色的变化,叹了一口气:

    “我向来不喜欢插手别人的事情,但你是个好苗子,我也有几分惜才之心,就多说几句。”

    “辍学只会害了你自己。”

    “好了,我言尽于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