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想,书记您是有三个原因在的 。” “哦?” 秦远方挑了挑浓眉,笑着看向孙秘书,“你说说看?” 孙秘书,或者说孙主任,轻咳了一下:“第一个原因,您之所以封锁祁处长的消息,是因为他之前在处理鹏城事务的关键时刻,您不想因为这种事,而打扰到他。” “继续。” 秦远方面色没有变化。 “第二,您不插手临海的事,且让我今天主动告知于他,是因为您想让他去亲自处理。” “还有呢?” 孙主任脸色一肃,沉声道:“第三个原因,应该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祁处长身为高技术司的处长,拥有对高技术产业改革创新的权力,而临海在他的规划之中,本就是往高技术方向发展,完全是专业对口。” “故意让临海变成一团乱麻,就是您为了给祁处长练手,让他好再次获得政绩与声望!” “呵呵。” 秦远方不置可否。 “书记...我哪里说错了吗?” 孙主任察言观色,看到秦远方的表情后,内心一沉,连忙有些惶恐的问道。 “大致是没错的,但你漏了个关键。” 秦远方心情似乎不错,笑道:“你说的这些,是我的心思,但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重要的是,祁同伟身为产业处长,在得知临海变成这个样子后,绝对会用尽全力进行整治与改革。” 祁同伟毕竟不是汉东的干部了,同样也不是临海的书记。 作为发改委的人,祁同伟想要名正言顺的插手临海政局,只能通过项目投资的名头来入手。 而牵扯到项目投资,那也就势必会牵扯到当地产业的改革与再次创新。 否则,在秦远方不置可否的态度下,汉东的领导为什么要帮你对付冒国生? 对付自己本土的年轻干部? “项目投资一入场,那么临海就能顺利搭上高技术迅猛发展的快车,与高技术司成功建立起关联。 从而以点扩面,利用这次祁同伟的出手,名正言顺的辐射到整个汉东省!” “鹏城能成为国内高技术的龙头城市,为什么汉东不能?” 说到这里,秦远方摇头一笑。 作为委员之一,有些事,能够不主动提,能通过祁同伟来达成目的,是更加完美的。 这样一来,汉东将有机会成为高技术发展的示范省份。 同样,祁同伟也能通过临海的项目改革,再次获得一笔政绩。 这是双赢的局面,且只需要秦远方在这次临海事件上,什么都不做,就能达成,何乐而不为?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要建立在祁同伟本身,就对临海有丰厚感情的基础上。 但... 祁同伟这个人,重情重义,会袖手旁观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