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樉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对这个色目人说:“我给你一笔钱,可以将你绘画的技巧教给我指定的人么?” “这......”这色目人一听,有些为难的不知如何说。 就听朱樉直截了当的说:“一百两白银!” 这色目人一听,立即答应道:“成交!” 朱樉正要说什么,就见那个昆仑奴蹲在墙角,吃着一个朱樉看着很眼熟的东西,就指着昆仑奴手中的食物说道:“他吃的是什么?” 红毛色目人转头看了一眼,眼中全是厌恶之色,回过头带着笑意的说:“batata。” 说完后,他突然意识到朱樉可能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于是稍微思考了一下,解释道:“batata是我家乡的语言,翻译成汉语叫做红薯。” 朱樉一听,红薯! 当然,这个红薯与现在大明所种植的红薯完全不同,因为这种所谓的红薯实际上就是“马铃薯”! “马铃薯”因其形状酷似马铃铛而得名,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康麻子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一书中。 在北方,人们称之为山药蛋;在西北和两湖地区,则被称为洋芋。 此外,它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土豆! 早在几千年前,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山顶上,古秘鲁人就首次成功驯化了土豆。 之所以说是“驯化”,是因为在此之前,“野生”土豆其实是一种含有毒性的植物,其体内祖传的毒素和龙葵素对人体有害。 然而,通过古秘鲁人的长期培育和选择,他们终于得到了毒素含量较低、块茎较大的土豆品种。 可以说,随着土豆的传播,它挽救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饥荒,可以说是大明眼下最需要的东西。 大明的小冰河期逐渐临近,届时大明会发生大规模的粮食减产,朱樉一直让人在满世界寻找土豆的身影,但一直没有找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