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再加上他们常年住在皇宫,管理起来非常方便,所以朱棣便打破了这一禁令。 如今看到天幕中宦官干政的局面,朱棣不得不思考,一直生活在皇宫里的太监除了管理方便之外是不是还有很大的隐患。 比如,他们太了解皇宫了,太了解皇宫里的皇帝了,他们知道许多朝中大臣都不知道的秘密。 而且有一个致命的问题,也是朱棣一直在逃避的问题,那就是东厂的权利太大了。 为了监管百官,朱棣给了东厂足够大的权利,但是人的权力一旦过于强大,那么总会有失控的风险。 如果是年轻时候的朱棣还有信心能压制住东厂,可是随着年龄增长,朱棣也有些力不从心了。 朱棣低声的自言自语道:“或许朕真的错了,东厂不能这么下去了!” 清朝。 乾隆皇帝虽然对天幕颇有言辞,但是此刻看到明朝吃瘪他也非常高兴。 “看到没有,这就是民间恶贼经常喊着要复辟的大明王朝,任用宦官,把持朝政。” 乾隆饶有兴趣的说道:“这样的大明王朝,如果让那些高喊反清复明的反贼看到,不知道会是一副怎样的场景。” 和珅站在乾隆身边,弯着腰说道:“陛下圣明,前朝哪里比得上咱大清王朝。” “依奴才之见,这天幕恐怕要讲完朱祁镇的一生,后面的故事还有更精彩的呢。” 听到和珅的话乾隆来了兴趣,扭过头对和珅问道。 “和爱卿可了解这前朝皇帝朱祁镇?” 和珅弯着腰讨好的说道:“陛下,奴才才疏学浅,只是前几日在家中无聊,正巧翻看史书看到了记载朱祁镇的那一页。” “这天幕称朱祁镇‘天子叫国门’,那是因为朱祁镇亲征被俘,朱祁镇为了活命祈求守城将士开门放行!” “当时,朱祁镇身后便是虎视眈眈的瓦剌的大军,当时如果真的开了城门,说不定大明已经被瓦剌攻破了。” 听完和珅的讲述乾隆皇帝开怀大笑。 “哈哈哈哈,好一个大明王朝,好一个天子叫国门!” 【当大明朝堂被王振搞得乌烟瘴气的同时,蒙古地区的瓦剌一族逐渐壮大成为了蒙古最强大的部落,已经统一了蒙古各部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