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不是文人太过猖狂,怀念旧朝,诋毁我大清,朕怎么会大兴文字狱!” “不过是一个毫无根据的演绎,就说我大清第一忠臣和珅是贪官,后世之人有证据吗?” “议罪银制度自古有之,朝廷官员何其艰苦,朕提出议罪银乃是为朝中官员提供一条赎罪之路,何错之有!” “朕一生平定无数叛乱,开疆扩土,朕在位期间国泰民安,朕有什么过错!” “不过是后世文人对我满清的偏见罢了!偏见!” 【公元1711年9月25日,爱新觉罗·弘历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东书院“如意室”】 【弘历是雍亲王的第四子,大清朝第六位帝王,乾隆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从小心思聪颖,智慧过人,深受祖父康熙的喜爱】 【公元1722年,康熙驾崩,雍亲王继位,他就是雍正皇帝】 【雍正继位第二年,便将弘历即位的诏书放于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 【公元1735年,雍正帝驾崩,弘历顺利继位,年号乾隆】 【乾隆皇帝即位之初勤勉治国,对军机处制度进行了完善,并对官员体系进行了调整】 【一系列操作展现出气父亲雍正风格一般严谨的治国态度】 “高中生,历史老师讲过,乾隆皇帝完善了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从此皇权达到顶峰。” “盛极必衰,从此清王朝开始走下坡路。” “皇帝独揽大权,大臣成了传话筒,没有人纠正皇帝的错误,时间久了肯定会出问题。” 【得益于康熙和雍正的积累,到乾隆中期,清朝达到了国力巅峰,为乾隆扩张领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乾隆皇帝的管控下,文字狱越发严重,文人骚客胆战心惊,唯恐说错一句话,写错一个字】 【与此同时,乾隆纂修的多部文化书籍也逐渐完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一部规模宏大的文献丛书,但与明朝朱棣编纂的《永乐大典》不同,《四库全书》却是有选择性的编纂】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乾隆对一些被认为不利于清朝统治的文献内容进行了销毁和修改】 【最终,虽然《四库全书》编纂完成,但是大量的文化典籍也被朝廷销毁失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