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听到这里,李世民心中已经明了。 “原来如此,这是因为这位乾隆皇帝打下了广阔的土地,才会被后世所称赞。” 李世民说道:“根据之前天幕中得到的消息推断,清朝之后不久便是天幕中的后世,也就是说这位乾隆皇帝打下的江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天幕后世之人所拥有的土地。” “所以,打下大片江山的乾隆皇帝才会有所功绩,不然仅凭大量毁书这一项,便能把他钉死在昏君之列。” “遥想当年焚书坑儒,如果不是嬴政统一天下,始创皇帝,说不定也会被扣上昏君之名。” 台下魏征疑惑道:“既然能打下如此广阔的疆土,那国力绝对不会弱于我大唐,为什么会说是由盛转衰呢?” 按照一般情况来说,像乾隆这样国力达到顶峰的王朝,没有一百来年是不会产生衰败迹象的。 可是天幕从一开始就说明了,乾隆时期是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让许多人想不明白。 李世民听到魏征的疑惑,指了指天幕说了四个字。 “慈禧太后。” 听到慈禧太后几个字,不少朝中大臣恍然大悟。 魏征也是愣了几秒,然后就想明白了其中关键。 “慈禧太后,对啊,按照后世的时间推算,乾隆皇帝之后不久便是鸦片战争和慈禧太后的时间段了。” 【虽然执政初期乾隆皇帝确实如同雍正帝一般励精图治,但是在打了几场胜仗,控制部分领土之后就变得骄傲自满起来,失去了在位初期的锐意改革,勤奋治理的状态】 【一个王朝达到最鼎盛的时期,往往伴随着贪污腐败的出现,而能否控制官员,治理贪污腐败问题成了王朝是否能延续鼎盛的关键环节】 【可惜,乾隆却放任贪官污吏置之不理,产生了以和珅为代表的一大批贪官污吏】 【内有大清第一贪官和珅,外有高度发达的西方工业强国】 【可是,乾隆皇帝却没有意识到内忧外患,仍然认为大清帝国是世界第一的强盛国家】 【从公元1751年开始,乾隆皇帝6次南巡江南,表面上是为了巡查水利,其实是为了出行游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