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隆基反驳道:“卿勿以王夷甫识石勒。”】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不要以为你是王夷甫,把安禄山当成石勒,枉害忠良】 【李隆基在这儿举的是一个典故,其中石勒的祖先是匈奴人,后来在京城遇到了王夷甫,王夷甫刚见到石勒就说,这个人以后必定成为天下大患,后来石勒果然自立为王】 【张九龄还想继续劝李隆基,可是安禄山顺杆上爬,根本不给张九龄机会,直接纳头就拜,说着感谢陛下不杀之恩】 【甚至为了感谢李隆基不杀之恩,原地跳了一支李隆基最喜欢的胡旋舞】 【之后安禄山便掌握了诀窍,一门心思的投入到讨好皇帝的事业当中】 【安禄山重金贿赂朝中大臣,让他们替自己在皇帝面前说好话】 【安禄山的付出很快就得到了回报,不久便被李隆基认命为平卢节度使】 【节度使可是一个非常高的官职了,节度使不仅掌握地方军权,就连地方民政和财政,相当于削弱版的藩王】 【凭借花言巧语,贿赂文武百官,没过多久安禄山又兼任了范阳节度使】 【这时候安禄山已经不是寂寂无名的小辈了,已经是手握13万大军,掌握两地军政财的重臣】 “我记得高中讲过,当时全国也就50万兵力,光安禄山一个人就手握四分之一的兵力了!” “不止四分之一,后面还有呢!” “靠,要我是安禄山,我也想造反!” “害怕没兵的亲儿子造反,不害怕手握重兵的干儿子造反,呵呵!” 唐朝。 李世民重重的放下手中的茶杯。 此刻李世民已经能预料到后续的发展了。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说道。 “虽开创盛世,但多年未兴兵戈,无忧患得失之虑,恐怕朝中从文官武将到士兵步卒都已经拿不动刀了。” 【安禄山到底有多会说花言巧语呢,我们来举个例子】 【有一次安禄山进京述职,可是安禄山却只拜皇帝不拜太子】 【旁边的人体型安禄山说,太子也在呢,得拜太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