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公元617年12月,李世民再次被任命为右元帅,统兵十万攻取东都洛阳】 【虽然第一次攻打洛阳失败,但李世民依旧在返回途中布置三道埋伏,歼灭敌军追兵一万人】 【公元618年5月,隋恭帝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改国号为唐,建元武德,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进封秦王,加授雍州牧】 “如果没有李世民,恐怕李渊也只能落得个割据为王的结果,更甚者会被隋朝灭亡,或被其他起义军合并。” “李渊想要退兵,固守太原的时候李世民就说过,他们是起义军,就好比过河卒,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起义军一旦后退,那结果将是军心涣散,士卒偷逃,顷刻之间起义军就会土崩瓦解。” “到时候面对隋朝大军的围剿,李渊绝对抵抗不住!” “唐朝的建立,八成的功劳都是李世民立下的。” 秦朝。 嬴政有些佩服的说道。 “此人带兵打仗神勇无比,审时度势,判断精准,是天生的大将!” 汉朝。 刘邦听到李世民的事迹,也不得不佩服李世民的本领。 “还未当上皇帝就如此厉害,真不知道他当上皇帝之后还会有怎样的一番作为。” “我觉得,以他的性子绝对会继续开疆扩土!” 唐朝。 李世民回忆起年少经历,忍不住感叹道。 “当年,父皇确实有些犹豫了,如果真的退守太原,恐怕就不会有我大唐了。” “其实父亲也不是胆子小,只是没有我有魄力罢了!” “当年我只是提了一句,父亲便决心起兵,可是随着队伍壮大,父亲有些犹豫了。” “其实当时回守太原的决定本没有错,当时连续数日降雨,军中粮草断绝,回防太原才是最稳妥的方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