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多难兴邦-《玄幻必须死》
第(2/3)页
“致良知”便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一种修行方法。
因为致良知,才能懂得自我,才能明白广厦千间,睡不过六尺。家财万贯,食不过三餐。得而不求,惠而不费,故能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因此。
“但。”
要知道之前还在争论圣王宇宙理论成不成立,觉悟是不是空谈,这下子进步到论证三部曲的可行性,基本上就是默认了圣王宇宙和觉悟。
这剂药只能治症,无法治根。
这样一大批有识之士加起来,才是文明通往觉悟的根基所在。
若非如此。
而李岩能够见到姚广孝,那是真的开心,为了考古,当初历史研究社可是打开了明永陵的,拿到了完整版的永乐大典,才明白华夏文明到底有多么辉煌,才明白大清摧毁华夏文明到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那么,姚广孝则不是。
老子陈述社会的种种问题后,提出了“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三种方案,又说这三种方案不足以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要解决根本,须得——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大明还是有皇帝,有勋贵,各类仙家门派,也是新兴势力……
“筑基不打扎实,耽误的是一辈子的事情。”
从上世纪自由主义泛滥开始,道德已经彻底崩坏了。
如果一个主编拿不出大纲来,不知道该编写什么东西,那是不会需要如此多的人手从事各方面工作的。
没错,大明是类似于李和书中那样,是解决了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纳粮,官商一体交税,又解决了屯兵制的弊端,改了户籍制度,大兴教化推行心学,明儒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久而久之……
但,也只有“大道”二字了。
李岩接待姚广孝的地点是在学园区的文明馆,这是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也是最近这些天学术论坛召开的地方。
然而……
更何况他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分配的问题,他们还要正本清源,重建道德。
……
“如同修行一样。”
但,大明依旧是帝制。
“天下土地皆为公有,仅为了达成这一条,便流了不知道多少血。”
“国师可有眉目?”
“国师如何看三部曲?”
“所以不能长久。”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在吴杨公学兴起之后,就绝非空话了,有些雷池,即便是天子也无法越过。”
这点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在二十世纪,西方世界闹革命闹马克思主义轰轰烈烈的时候,大明也进行了改革,吴杨公学成为了当世显学,儒家也再次改良。
解缙仅编写了一年,就成书了第一版,永乐帝看后直接给否了,而姚广孝带领团队编写了三年多才定稿,又了一年多的时间来抄写。
姚广孝发出感慨,李岩也感同身受,他也不认为在审判委员会的配合下,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实际上,这不是一场闻革能够解决的。
要论,还是我大清厉害。
例如,长生革命。
老子境界太高,许多言论都和“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一个逻辑,并非是因为有圣人才会有大盗,而是因为只有世道乱了,大盗频出的时代,才会有圣人出世来救世。
心学是对,也应对到了这一部分。
整整偷学了六百年,西方世界才赶上中华文明曾经的高度,而我大清只用了两百多年,就让华夏文明差点绝种……
而且。
姚广孝听罢,沉吟了许久,才说道:“大明在第一步的基础没有打扎实,虽然完成了第二步,但后劲不足已经体现出来了。”
姚广孝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吴杨公学是在吸收了马列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良,核心便是‘天下为公’这四个字。”
在陪姚广孝听了一节后,轮到反对方上台发言时,李岩才向姚广孝问道,毕竟三部曲中的长生革命,在大明的世界线上是完成了的。
而绝圣弃智这句话,也要先如此来看。
在姚广孝修得长生之后,于幻想时代,最终形成了全知的能力,所以,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时间,姚广孝就已经知晓了这个世界的情况。
然而,面对场场爆满的火热情况来看,十万人的会场还是有点小了,不过,贵宾席这边倒还宽松,李岩带姚广孝过来,不至于没有位置。
如今是蔺文萱抛出觉悟三部曲的第二天,正在与各界人士论证文明三部曲的可行性。
如果说任侠是全才,是以绝伦的天赋在各种学习之下,对所有东西都精通,从而在力量的表现形式上具现化为——全知全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