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船小好调头-《玄幻必须死》
第(2/3)页
按照这一套,那些曾经跟随李和造反,打败21家,改革罪恶之都制度的那批人,就得抗议。
但。
若是在意,货币的存在,不就是留下的出路?虽然所有产业的命脉都掌握在政府手里,经商只能做终端市场,源头和渠道碰都没机会碰。
那无解的难题,王朝终结的宿命,就这么硬生生的被我们的“安汉公”王莽给拉回来了,可以说,我莽哥真的没有负大汉啊……
15级以后的人数更是屈指可数,18级以后干脆就空悬了,这个等级分布根本就不平衡,而且积分差也太大了。
因此,在曙光城,是没有工资的。
“如今手上就一个曙光城。”
而且先前几乎没有做试点。
至于品德……
那些坐办公室的,是,是可能学识高些,但学识本身就是能力的因素之一,能力已经影响力了每年的信用评分,但工作就是轻松,对社会的重要性就是不高,那么权重就是要低些。
只要公开透明,接受全社会的监管,有本事有品德的人享受更好的资源,没有人会不服,相反,好人活该做贡献,才是要不得的思维。
再更多的安,就不是纠结“命”这一层了,而是在“性”上,是在每个人的自我修行上,毕竟,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些人连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哪里会知足?有些人没本事,又偏生不知足,这本身就不合理,就该修行了。
绝对的公平,就是最大的不公。
孩子从小就接受各行各业,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也根本不用担心学校里没有这方面的师资力量。
毕竟李和现在等同于“开国之君”。
这都不对!
但,国家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是乡村建设需要这么个人才,还是街道办需要?
那自然是乡村。
但,学校里就只能有教课老师?就不能有生活老师?过去那种单纯强调教师身份神圣的情况要不得,曾经那种教师只是职业的情况也要不得,教师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本来就是高权重的工作,做得好就做,做不好,多的是人做。
师资力量更不局限于每一个学校里的专业教师人数,更是整个社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都必须去学校传授自身的经验和学识。
平滑的增值让贫富差距更多的缩小了,只发钱是因为在主要开支项由政府包圆了之后,这些钱都是用来生活的。
然后,为了保证所有孩子都在同一起跑线,对于孩子的信用评分是完全隐藏的,只会在18岁成年那天才显现出来。
只能说贫民窟做的事情事有可缘,而城内不可饶恕的那批已经被李和砍了,剩下的,最终得利的,其实是原本中立的下城区那帮人……
要通过能力、品德、贡献三个主因子和一堆副因子来重新评定。
大多是幻想时代的功臣。
他们除了支持李和,其实并没有打什么硬仗,《七劫轮回证菩提》中守卫罪恶之都,所有人都出了力,他们因为支持李和,可能贡献多一些,可是后面改成曙光城后,对于城市的发展,他们的确很努力,但有时候光努力是不够的,最起码,就算按照新系统的工作权重来算,他们也不占优。
最偏远农村的孩子,只要能学,去最优秀的学府也不会有半点阻力。
1级信用每月的奖励是2000元,2级信用每月的奖励是4000元,3级信用是6000元……20级信用是40000元。
成为主体的同时,却又必须得保证整个社会各阶层都能共享安定,那必须得将涉及上升渠道的教育完全剥离出来,让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教育标准里。
但是,这一套呢?
什么是社会化抚养?
那是要社会尽到抚养责任!承担抚养义务!
“可称是船小到了极点,是最好调头的时机了。”
你都20级信用了,肯定在某个行业,某项技艺上是顶尖了吧?做点什么,赚不到钱?
你去参加乡村建设,你去支援落后地区,你最大价值的发挥了你的能力,你工作的权重自然就高,贡献值就高,信用评分就高。
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极大。
但现在不同了。
只觉得太过冒进了。
以上这些,都是对“安”的制度保障。
原本他们跟随李和,成为了曙光城的新主人,没收了原本那批的财产,李和做了新的财富分配,他们也才新规则中获得了足够的好处。
相比而言。
在这之外的,才是需要根据阶层划定的资源。
所以,革命,是前提。
第(2/3)页